“东津水库的环境终于又变好了!”站在波光粼粼的水库边,村民老李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。谁能想到,这片滋养沿岸40万群众的“大水缸”,因为水清鱼好,曾一度诱发“三无船舶”违规载客捕捞垂钓现象,带来水污染、渔业资源损害、水上交通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。
2024年2月,朱昀在开展公益诉讼线索排查时发现上述案件线索,通过无人机航拍、调取行政监管资料等方式进行调查,发现相关问题涉及监管部门多、职责划分不明,各单位虽采取过整治行动,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。
保护生态环境是公益诉讼检察官的职责所在。朱昀带领办案团队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,准确厘清相关行政机关的监管职责,提出精准可行的检察建议,并持续跟进推动东津水库环境整治。
经过几个月的整改,库区环境有了极大改变,88艘船舶被登记造册,船主逐一签订不违规载客承诺书,水面及周边50余吨垃圾被打捞清理,非法捕捞和违规垂钓现象基本消失。相关单位立足长效监管,建立东津水库生态保护联防联控机制,40万居民的饮水安全有了长效保障。因办案成效良好,该案先后入选最高检公益诉讼专刊典型案例和省检察院典型案例。
在环境保护的“战场”上,朱昀总是冲锋在前。她牵头建立“通平修”检察司法保护跨省协作等长效机制12个,以“检察建议+调研报告”方式,推动城乡水污染监管等20个领域得到系统治理,4件公益诉讼案件被最高检认定为有代表性高质效案件,多个工作影像被最高检检察公益诉讼双语形象宣传片采用。